天蓝水清 向美而生
——昌都市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工作综述
来源:昌都报 2024-08-16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何瑞
翻开昌都市的“环境账单”,一组组数据扎实亮眼,一项项措施铿锵有力。
林长制工作得到国家表扬并在全区考核中排名第一,昌都市、丁青县、江达县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贡觉县拉妥湿地被命名为国家重要湿地,江达县雪巴沟、边坝县炯拉措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绿色旅游示范基地,边坝县“世界海拔最高的天然三色湖景观”与“世界最大的双层冰洞”成功获得世界纪录认证机构认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昌都市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围绕市委“22445”总体工作思路和副中心城市建设,坚持高站位统筹、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生态文明繁荣昌盛,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碧水蓝天成常态
“蓝天白云,绿树成荫,感觉呼吸的空气都比以前湿润了许多,让人神清气爽。”随着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持续向好,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我市组建高地专项组工作专班,在组织上予以保障创建,并按照自治区“五地一体系”高地建设要求,结合昌都市生态文明建设实际,编制印发《昌都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2-2026年)》《昌都市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6年)》,并根据年度工作需要,按照自治区年度重点工作印发年度工作要点,将高地建设细化、实化。为高效推动高地建设,市高地办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建立“1+1+N”工作制度体系,通过2年的工作实践,有力指导、规范了我市高地建设工作。在此基础上,开设“星火高地讲堂”,广泛开展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各级党政干部生态文明素养,全社会生态文明共识得以广泛凝聚,进而转化为昌都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强大合力。
通过以上举措,我市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成效明显,年度任务、标志性工程、高地项目、拟出台文件均按时完成,2024年各项任务正按照一月一调度、一季度一分析盘点要求序时推动。
严格治理强保护
近日,昌都市生态环境局利用智慧生态统一平台开展现场执法,对辖区内在线监测联网的4家医院,1家污水处理厂进行现场检查,通过平台向相关企业派发监控异常询问通知单,明确存在的问题、整改期限。同时,相关企业运用平台反馈情况说明并及时整改,让整个工作形成闭环。
今年以来,昌都市不断强化生态环境监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周期监管机制,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机动车固定式遥感监测平台累计监测车辆尾气遥感监测车辆142万余车次;开展昌都市PM2.5和臭氧污染成因与来源摸底调查,建设非甲烷总烃空气自动监测站,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9.4%,持续保持全市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
持续打好饮用水水源地保卫战,对全市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立治工作进行回头看,县级及以上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加快推进城市及重点乡镇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比例保持100%,无劣Ⅴ类水体和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规范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工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积极开展危险废物(医疗废物)转移处置工作,全市共转移废机油、废旧铅蓄电池、过期药品等危险废物226.85吨,规范收集、处置医疗废物132.54吨;完成287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比例24.9%。
创建成效人人享
八宿县然乌镇来古村村民多吉,在昌都然乌湖自驾营地工作多年。他说:“从2017年开始我就在这上班,跟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距家近,能照顾家人、顾及农活。”
昌都有序推进《昌都市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编制,充分发挥规划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全市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达到30个,森林覆盖率达到34.78%,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78.04%,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开展“昌都市草地碳储量调查和计量”研究工作,摸清了全市草地碳储量;开展高争、海通、海螺三家水泥企业能耗督导检查,有效推动全市节能降碳工作。
目前,昌都市获评国家级、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丁青县、江达县成功命名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我市拥有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4个,示范乡镇67个,示范村居673个。实施150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目前已完成84个。
昌都还充分运用报纸、电视、网站、微公号、抖音等平台,开设《美丽昌都 我们共同守护》“聚力四个创建”等专题专栏专版,刊发相关新闻80余条(篇),持续宣传好全市各行各业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举措和良好成效,创作生态类文艺作品6部,其中舞蹈《阿妈与马鹿》入围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终评,在全市上下营造浓厚氛围。
西藏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守护好雪域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意义重大。迈向新征程,锚定创建全国生态文明高地的目标,昌都各族干部群众携手同心、不懈奋斗,汇聚磅礴合力和动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