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春雨之势,润社会治理之根

——全市开展“红色昌都·振兴奋进”活动系列评论之三

来源:昌都报 2025-02-18

本报评论员

开局决定全局,起势决定胜势。“红色昌都·振兴奋进”活动是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彻王君正书记和以王君正书记为班长的自治区党委关于昌都工作的部署要求而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我们必须把活动打造成为展现新担当、新作为的“昌都样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昌都篇章开好局、起好势。

开年,藏东十万平方公里广袤土地上,无论是耕耘在田野山林间的农牧民群众,还是身怀精湛传统技艺的非遗传承人,或是经常奔忙于工地一线的务工人员都以主人翁精神,在各类赛台上寻找自己的位置,散发属于自己的光和热。他们或一展歌喉舞技、一较宣讲水平高下;或诵读经典故事、书写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或比拼木刻技艺、竞相制作短视频……这“人人参与竞赛、人人竞先争优”的火热场景,本质上是昌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向现代化推进的微观映射。自市委、市政府发出动员令,我市各级组织闻风而动、闻令而行,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将技能培训竞技、文化挖掘传承、完善村规民约等内容有机结合、贯通协同,使这些看似琐碎的竞赛活动成为重要载体,如春雨无声润物般,在点滴积累中夯实社会治理根基,推动组织力穿透“最后一公里”,形成了以活动推动发展和治理的倍增效应。 

 当然,只有当群众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红色昌都·振兴奋进”活动才能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成为推动基层发展的重要载体。接下来,活动组织者还要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鲜明导向,站稳人民立场,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的真实需求和兴趣点,以“季季有主题、月月有计划、日常有活动”为目标,突出红色主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要将各项竞赛活动与人才队伍建设、带动增收致富相结合,把各类比赛优胜者转化为基层治理、教育教学、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打造昌都本土的产业工人队伍、项目施工队伍、文艺表演队伍、“非遗”传承队伍、基层治理队伍和政策法治宣讲队伍。通过帮助群众实现“技能促增收”,让群众性竞赛活动真正成为群众自觉参与、乐于参与的平台,实现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让这种主体性的觉醒与释放,变为昌都基层治理最动人的风景和昌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深沉的底气,最终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