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开门红!昌都规上工业经济强势开局
来源:昌都报 2025-03-28
本报讯(记者 梁侠 嘎松江措)近期,昌都市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拼经济 抓发展”推进会议精神,靶向推进、突出重点,大抓项目拉动,大抓指挥调度,强化对规上工业企业的要素保障和跟踪服务,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奋斗姿态,全力确保今年工业经济高开稳走。
走进昌都市经信局经济运行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昌都市经信局经济运行科工作人员杜雨芯介绍:“通过分析调度和数据反馈,1-2月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实现23.02亿元、同比增长 40.5%,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4.53亿元、同比增长 22.5%。”
采矿业是拉动昌都市规上工业经济增长的“生力军”,为加快推进智慧矿山建设,西部矿业联合中铁十九局、华为公司,昌都玉龙铜矿创新实施全球首个海拔5000米露天采矿无人驾驶示范项目。在玉龙铜矿的“四卓玛山”排土作业面,一辆辆崭新的无人驾驶矿车正在进行编组测试,采用基于“云-网-车”协同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提升矿山运营效率,保障作业安全。
“我们通过加强运行调度、包保服务以及企业要素保障、做好项目规划和设计等,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技术改造,大力推进采矿业上产扩能、提质增效。1-2月,我市采矿业累计实现产值19.62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85.23%。其中玉龙铜矿铜钼金属产量实现 2.82万吨、同比增长19.09%,翔晨镁业产量实现1.28万吨、同比增长52.38%。”昌都市经信局工业科科长覃秀春说。
水泥行业作为规上工业经济中的重要一环,今年春季,为了确保海螺、海通、高争三家水泥企业的安全生产、高效运转,昌都市提前谋划,开展错峰设备检修,确保了1-2月,水泥业生产经营稳步增长,产量实现34.23万吨、同比增长50.53%;产值实现1.48亿元、同比增长45.30%。在高争水泥厂生产线,机器高速运转,工人们争分夺秒加紧生产,前来拉运水泥的车辆络绎不绝。
西藏昌都高争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宝贵表示,西藏昌都高争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聚焦“四件大事”,全面推动深化改革,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更新各类设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大安全生产力度,有效保障了水电开发等重大项目水泥需求,为昌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做出了较大贡献。2025年1-2月,产量实现10.89万吨、同比增长 353%,产值实现4590万元、同比增长250%,吸纳农牧民用工310人、带动群众增收790余万元。
为加速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和社会治理现代化,2月底,昌都市经信局携手中国电信昌都分公司,在市大数据中心成功部署DeepSeek-R1-70B模型。走进昌都市大数据中心指挥大厅,工作人员正在对DeepSeek进行有针对性地“喂料”和模型训练,通过对文本、图像、视频等多模态数据融合分析,实现城市大脑“深度思考”,助力公共数据汇集治理和共享应用。
昌都市经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涛说:“昌都市是全区首个在政务云私有化部署DeepSeek的城市。待训练有初步成效后,我们将通过电子政务外网向各级各部门提供AI服务,使DeepSeek在便民惠企、民生保障方面赋能。同时,为多个单位在智能化、协同化、数据化、高效化办公方面提供保障。”
今年以来,昌都市主动作为,联合市经信、统计、发改等多部门协同发力,推动西藏仙露藏药有限公司于2月份成功通过规模以上企业认定,实现了升规纳统。这一重要成果,不仅点亮了西藏仙露藏药有限公司发展的崭新征程,也标志着昌都藏药产业昂首阔步迈上了全新台阶。如今,昌都市规上工业队伍持续壮大,企业总数攀升至 17家,为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据昌都市经信局中小企业科科长、四级调研员嘎松卓玛介绍,“仙露藏药正式纳入规上工业企业,预计为我市规上工业经济,每年带来3000万左右的产值。升规成功后,我们将继续帮助他们申报自治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奖励,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3月的藏东高原春意萌动,万物新生。据了解,昌都市规上工业企业已复工16家、复工率94.12%。在各类项目和企业复工现场,大家拼进度、抢工期、忙生产,铆足干劲冲刺新一年的奋斗目标。
昌都市经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张军表示,下一步,市经信局将按照自治区党委、昌都市委的工作要求,抓运行调度,强化重点工业企业原料采购、物流运输、用工用能等关键要素保障。抓包保服务,及时了解收集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抓挖潜增效,聚焦优势产业,在企业升规、产能释放、市场拓展等方面下功夫,充分发挥工业“挑大梁”、数字“赋新能”的作用,以“拼”的精神、“抢”的劲头、“实”的作风,真抓实干,奋力夺取首季“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