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巨变迎大庆 振兴奋进新时代
——察雅县60年发展成就辉煌绽放
来源:昌都报 2025-08-15
察雅县全景
这是察雅县新闻发布会现场。
本报讯(记者 群旦次仁 梁侠 陈娜 扎巴绕吉 邓珠泽仁)近日,“甲子巨变迎大庆 振兴奋进新时代”——昌都市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11县(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察雅县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刘世川向社会各界介绍了60年来察雅县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化繁荣、生态保护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
经济腾飞 产业多元升级
解放前,察雅县以传统农牧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如今,全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察雅的地区生产总值从1965年的573万元增长到24.8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从16万元增长到25.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3万元增长到5.78亿元,财政收入从10万元增长到1.37亿元。清洁能源、特色农牧业、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西藏首个高原青稞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察雅,成功试产出酒,打造“康酒”品牌,推动青稞产业链延伸;西藏首个光伏源网荷储项目开工建设,规上工业实现“零突破”,培育出全市第一家清洁能源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110.3%。开放招商成效显著,牦牛肉酱、仿真花等产品远销尼泊尔、法国等地,经济外向度持续提升。
民生改善 幸福指数倍增
察雅县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民生福祉实现历史性跃升。全县12751人实现“安居梦”,124户553名监测对象动态清零,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全面升级: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域医共体实现“小病不出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768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26元,较1965年增长数百倍;4.68万名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居95%以上。5G网络覆盖偏远牧区,主电网与安全饮水实现全域覆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文化繁荣 传承创新并举
察雅县深挖红色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打造“七彩丹霞·吉祥察雅”文旅品牌。千年仁达摩崖石刻、德玛雪山等人文自然景观吸引八方来客,2024年旅游接待人数达58万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2%。非遗保护与传承成效显著,香堆藏戏、卡贡藏靴制作技艺等6项非遗列入自治区级保护名录,认定传承人105人,确立文物保护单位91处。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13个乡镇文化站设施设备使用率和开放率均达100%,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生态优良 绿色底色鲜明
察雅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林长制、河(湖)长制,推进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全县森林覆盖率突破40%,完成国土绿化4万亩,培育经济林1.2万亩,带动1680户群众增收。建成10个纳米波生活垃圾处理示范点,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5%,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100%,主要江河湖泊水质全部达标。成功创建自治区生态文明示范乡镇8个、村社125个,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让群众端稳“生态饭碗”。
党建引领 执政根基永固
察雅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构建“一网统筹、多点发力”的基层党建引领矩阵,打造“G214、G349红色党建示范带”,培育全区、全市基层党建示范点48个。292个基层党组织与6348名党员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党的声音传遍察雅千家万户。“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已成为察雅儿女的精神基因。
在答记者问环节,刘世川详细介绍了察雅60年来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政策支撑、关键产业项目发挥的支撑作用。并以青稞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例,具体说明了其实施成效、就业带动数据及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协同路径。他表示,察雅县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以高质量发展为笔墨,续写“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时代华章,让格桑花在雪域高原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复兴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