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 开对“药方”誓拔穷根
来源:2021-03-16 10:15:00
本报记者 群旦次仁
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但昌都市委组织部一级主任科员廖俊龙同志鼓足干劲,双线作战,“一手抓理论,一手抓实践”,立誓要使昌都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廖俊龙同志长期坚守工作岗位,在工作中履职尽责,任劳任怨,不仅工作思路清晰,而且具有较强创新能力。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廖俊龙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三年连续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记三等功一次。
廖俊龙通过实地考察,结合昌都实际,统筹制定了《昌都市关于开展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工作的决定》,创新提出“集团式”帮扶,采取“集团式包县区、市级领导包片、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居、广大干部包户”方式,组建了11个帮扶集团,充分”发挥各单位在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户谋策、因人施策,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发展、人才培训、项目引进、市场拓展等方面出谋划策、筹集资金,加大帮扶单位对贫困地区的政策、资金、项目等倾斜,凝聚了脱贫攻坚强大合力,确保贫困县(区)、贫困乡村、贫困群众如期脱贫。
为做好对口援藏帮扶工作,廖俊龙创新提出了援昌省市“县(区)对乡、乡对村”结对帮扶模式,统筹对口援藏、定点扶贫、干部结对帮扶等力量,起草制定了《关于自治区各驻村工作队和驻昌援昌各企业开展定点帮扶工作的通知》,加大衔接力度,积极动员援昌省市和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援昌省市与昌都11县区54个乡镇结成对口帮扶关系,提供就业岗位2700余个,转移农牧区剩余劳动力1200余人次。
廖俊龙还认真落实结对帮扶认亲制度,建立了干部“321”帮扶制度,多次深入基层开展干部结对帮扶工作督导,创新开展了“六个一”、“七个必须”结对帮扶活动,组织指导全市3.1万名干部与3.48万户贫困户精准结对,率先在西藏自治区实现帮扶全覆盖,三年来动员全市干部累计落实结对帮扶资金1.2亿余元,帮助乡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5.8万余件,为昌都市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强化督导考核工作,廖俊龙按照要求对2016年以来各级各类督导检查巡视巡查审计考核评估等反馈意见进行认真梳理,建立问题台账,分解各类任务,明确责任,督促整改,通过整改促进了政策落实、提高了民生水平、保障了脱贫质量,制定各类整改方案、上报整改报告共计200余篇。认真落实自治区贫困县脱贫摘帽考核办法,统筹制定市级考核方案和市(中、区)直单位考核,指导县(区)做好迎检迎考工作,开展自查、自纠、自评工作和行业扶贫定点扶贫考核工作,为各县(区)顺利脱贫摘帽打牢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