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加出共同体:昌都互嵌式社区浇灌民族团结石榴花

来源:昌都报2025-10-03 11:55:00

通讯员 平措郎杰

在藏东明珠昌都,一场静默而深刻的社会融合正在发生。这里的互嵌式社区,如同精心培育的石榴园,让不同民族的居民从“邻里相亲”走向“血脉相连”,生动诠释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

走进位于昌都主城区的玛塘铭居社区,一幅幅多民族共居共乐的画卷徐徐展开。藏族阿妈会照看邻家汉族小孩,汉族青年会帮助藏族老人修理家电,这种日常的互助已成为社区生活的常态。这种互嵌不是简单地比邻而居,而是通过共享社区空间、共建社区文化、共治社区事务,让各民族居民在交往交流交融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

昌都的互嵌式社区建设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茶马古道时期,这里就是多民族商贸往来、文化交融的重要枢纽。如今,这种交融的传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社区里,不同民族的居民共同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一起过藏历新年、春节、中秋节,在节庆的欢歌笑语中增进感情;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在协商议事中凝聚共识。

值得一提的是,在启齿花园小区创新开展“红色物业”试点,针对不同楼栋的特点,探索自治自管、社区协管的小区物业管理模式,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课堂,邀请老党员、老干部讲述昌都的红色历史,让社区的年轻一辈在聆听十八军进藏、各族群众互帮互助的故事中,潜移默化地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同时,社区还组织技能培训、文艺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各族群众创造更多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机会,让民族团结的“石榴籽”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一位在昌都生活了六十多年的藏族老阿爸动情地说:“我们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昌都互嵌式社区建设的真谛。在这里,民族团结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到邻里间的每一个温暖瞬间,融入到生活中的每一次亲切交流。

昌都的实践证明,建设互嵌式社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就能使民族团结的“石榴花”常开长盛,结出更加丰硕的“同心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