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干部进千村 党的声音入人心
——我市各驻村(社区)工作队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宣讲活动
来源:昌都报 2021-12-21
本报讯(强基办) 为有力推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在藏东大地落地生根,昌都市各驻村(社区)工作队积极配合市委“千名干部进千村”宣讲干部,在基层开展宣讲活动,让党的声音传入基层、深入人心,不断凝聚奋进力量。
当好理论宣讲的“联络员”。“千名干部进千村”宣讲活动启动后,各级强基办、各驻村(社区)工作队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工作,建立“千名干部进千村”宣讲活动服务联络工作机制,从宣讲内容、活动形式、组织方式等方面着手,科学制定宣讲方案,为宣讲做好准备工作。察雅县各驻村(社区)工作队把群众建议意见,反馈至宣讲干部,对宣讲干部提出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详细讲解,进一步完善宣讲方案,做到有的放矢。
当好政策解读的“宣传员”。各级强基办、驻村(社区)工作队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利用宣讲活动契机,努力向宣讲干部请教、学习,进一步领会十九届六中全会及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核心要义,确保在宣传解读会议精神上做到“精、细、全”,让“千名干部进千村”宣讲活动在基层农牧区走深走实。一是发挥示范走在前。各驻村(社区)工作队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头学懂弄通做实,组织开展研讨交流,示范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专心致志读、融会贯通悟,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全力推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落地生根。边坝县东美村驻村工作队协助宣讲员组织东美村、机贡村34名农牧民党员,对宣讲提纲全文进行逐字逐句学习,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解,做到农牧民党员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二是丰富载体主动学。各驻村(社区)工作队协助村“两委”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集中学习,积极搭建“互联网+”学习平台,通过“学习强国”“昌都党建”等线上学习资源,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建立村党支部微信学习群,定期推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系列学习专题,及时引导党员和骨干围绕专题开展讨论,打造学习教育“微课堂”,营造“想学愿学主动学”的氛围。察雅县各驻村(社区)工作队依托“学习强国”、西藏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昌都发布、察雅县基层组织建设综合频道、“天翼云村级会议视频系统”等主流新兴媒体平台,定期在平台上学习和推送十九届六中全会及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内容专栏。丁青县各驻村(社区)工作队充分运用手机、电脑、电视等媒介,“学习强国”、抖音等媒体软件,通过阅读、看图、看视频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一场自发的“指尖”上的学习,不断丰富学习形式,提高学习实效。三是善用平台广宣传。各驻村(社区)工作队协助村“两委”利用横幅、电子屏、广告牌、乡村大喇叭、微信公众号等多种载体,阐释解读会议精神,并组建宣讲小分队,进村入户、深入群众家中开展宣传宣讲。江达县岗托村驻村工作队依托十八军军营遗址地,以昌都战役为主线,讲述了十八军解放岗托后,当地老百姓帮助支持融入十八军和平解放西藏,实现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历史巨变,有力推动宣讲落地落实。卡若区柴维村驻村工作队通过有奖问答、现场讨论等多种接地气的互动方式,学习宣传十九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不断营造和谐浓厚的宣讲氛围,进一步坚定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当好解决困难的“服务员”。各驻村(社区)工作队把理论学习与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高位推动解决基层“急难愁办”事务,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使学习过程成为深化认识、改进提高、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过程。市自然资源局、左贡县田妥镇驻村工作队采取“宣讲+调研”方式,走入群众家中、牧场帐篷,逐户排查是否存在返贫风险和帮扶“应纳未纳”问题,收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建议,大力宣传中央、自治区及昌都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政策和强基惠民政策,进一步坚定群众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市工商联、察雅县尼珠村驻村工作队将宣讲与慰问相结合,为尼珠村50户群众发放总价值5万元的生活物资。